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發(fā)布時間:2024-08-25 01:28:06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每個臺車的內外行走輪之間的輪距是一定的,它們分別在內、外軌道上滾動。如 果內、外水平環(huán)形軌道不同心,那么勢必造成兩軌道環(huán)之間的距離不一致,導致軌道環(huán)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臺車運行到間距小的地方臺車輪勢必擠軌道,臺車運行到間距大的地方臺車輪可能掉下軌道。當此項因素作為檢測整改點時,可以制作卡規(guī),卡規(guī)的距離等于兩軌道環(huán)標準距離,當檢測到誤差超差≥ ± 6mm時,就需要調整環(huán)形軌道。調整時防止出現基準不統(tǒng)一,也需要把所有干涉物拆除,以中心柱為中心點測量內環(huán)和外環(huán),找出沒有發(fā)生偏移的內環(huán)或者外環(huán),作為基準環(huán),按此基準環(huán)為基準來對不同心的圓環(huán)來糾偏。
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轉床窯的分類:按照外型分分為變徑轉床窯和通徑轉床窯,按照用途分可以分為水泥轉床窯、陶粒砂轉床窯、高嶺土轉床窯、石灰轉床窯等,按照供能效果不同又分為燃氣轉床窯,燃煤轉床窯,混合燃料轉床窯。變徑轉床窯前后直徑有變化的轉床窯。一般前后直徑變化約30cm。比較傳統(tǒng)的通徑轉床窯有節(jié)能,高產的優(yōu)點,只是變徑轉床窯加工難度大,比傳統(tǒng)通徑轉床窯更難加工。對設備要求更嚴格。通徑轉床窯就是前后直徑一樣的轉床窯,我們常見的轉床窯類型,1883年由德國狄茨世發(fā)明。經過多年的演變轉床窯已經成為通用設備。比傳統(tǒng)立窯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產量。加工簡單,只是比變徑轉床窯更加耗能。
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豎式冷卻器:①冷卻器分為四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可單獨控制;冷卻風和熱物料直接接觸,冷卻效果好,出灰溫度不高于環(huán)境溫度約50℃,二次風溫度可預熱至600℃以上,利于煅燒;②冷卻器沒有運動部件,設備維修量少。燃燒裝置:①采用煤粉作燃料時,根據窯型的大小匹配兩通道、三通道或四通道的不同噴煤燃燒裝置,具有燃燒充分,火焰活潑有力,剛度好,不傷窯皮,可維修性強,后期維修費用低,關鍵部件采用耐高溫陶瓷元件,工作性能穩(wěn)定可靠,系統(tǒng)投資小等特點。
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套筒石灰窯是石灰窯的一種,具有熱耗低,石灰活性度高,結構簡單,燃料適應性強的特點,與傳統(tǒng)的石灰窯相比,石灰在環(huán)形空間內煅燒,氣流分布更均勻,窯內無冷卻設備,故障率低,易于維護。套筒窯由內、外筒組成,內筒與外筒同心布置,形成一個環(huán)形空間,石灰石就在該環(huán)形區(qū)域內煅燒。窯體自上而下分為預熱帶,逆流煅燒帶,并流煅燒帶和冷卻帶。上內套筒下進氣口至套筒窯上部廢氣出口為預熱帶,煅燒后的廢氣有70%經過預熱帶預熱石料。石灰石在套筒窯內煅燒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逆流煅燒和并流煅燒同時進行。套筒窯外殼上分布的兩層燃燒室將窯體分成兩個逆流操作的煅燒帶和一個并流操作的煅燒帶。上層燃燒室至下內套筒上端,以及上層燃燒室至下層燃燒室之間為兩個逆流煅燒帶,下層燃燒室至下內筒底部為順流煅燒帶。
烏海石灰窯生產線
回轉窯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回轉窯的規(guī)格應根據對燒成系統(tǒng)產量的要求,結合原、燃料條件以及預熱器、分解爐、冷卻機的配置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2 預熱器窯及預分解窯的長徑比(L/D)宜取11-16。3 預熱器窯及預分解窯的斜度應為3.5%-4%;最高轉速:預分解窯宜為3.0-3.5r/min,預熱器窯宜為2.0-2.5r/min;調速范圍1:10。4 回轉窯燒成帶筒體的冷卻宜采用強制風冷。5 回轉窯燒成帶應有筒體溫度的檢測措施。6 回轉窯的主電機宜采用無級變速電動機,并需設置輔助傳動,輔助傳動應有備用電源。